“告別2017,月嫂李國勤分享十年賺百萬的心得……”近日一則“百萬月嫂”的故事,在家政從業(yè)人員朋友圈里流傳。故事說的是,來自河南南陽的月嫂李國勤,12年前為了供兒女上大學來到寧波做月嫂,至今她已賺了百萬元,并幫兒女買了房。
為供孩子讀書走出農村
近日舉行的寧波市家庭服務業(yè)協(xié)會第四屆第二次會員大會上,來自寧波海曙藍孚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的月嫂李國勤作為先進代表發(fā)言,分享自己12年來的從業(yè)感悟。
高中畢業(yè)的李國勤今年52歲,來自河南南陽農村。她當過接生員,做過小學數(shù)學老師,還開過飯店和卡拉OK。但因為家鄉(xiāng)條件所限,幾次創(chuàng)業(yè)都不了了之。
幸運的是,李國勤的一對兒女學習成績不錯,但農村家庭要同時供兩個孩子的學費,日子過得緊巴巴的。
“當時村里人都勸我讓子女不要讀書,出去打工賺錢,等蓋了房娶了媳婦,我的人生任務就算圓滿完成了。”李國勤說,鄰居們還舉她為例——雖然是村里少有的高中生,但照樣還是“修理地球”。
李國勤無論如何也不同意孩子們放棄學業(yè)。2005年,她兒子考上鄭州大學,女兒上了武漢一所大學。那一年,交完兒女的1萬多元學費,家里捉襟見肘,于是她和村里老鄉(xiāng)一起來到寧波當月嫂。
到寧波后,高中畢業(yè)的李國勤很快嶄露頭角,崗前培訓課上她學得最認真,公司把她在課本上做的批注當范本,向其他月嫂推廣。
因為肯學又肯干,幾年后李國勤就拿到月嫂行業(yè)里最高的工資。如今公司遇到低體重的雙胞胎、三胞胎客戶,都推薦她去當月嫂,理由是:“她一個抵倆!”
如今李國勤的月薪已經超過1萬元,如果是雙胎,月薪近2萬元。每年過年回家,她都是村里人羨慕的對象。
每一次流淚都是一次成長
12年前,李國勤和18個老鄉(xiāng)一起來寧波做月嫂,如今還在堅守的就剩下她一個人。
“做月嫂辛苦,日夜顛倒,休息不好,而且客戶要求也越來越高。”李國勤說,剛來寧波的頭幾年,同來的老鄉(xiāng)就走了一大半,覺得還是家里舒服。
雖然是明星月嫂,但李國勤也遇到過不少挫折。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,李國勤被派到慈溪一個客戶家服務,才干了8天就被退回來,理由是她做的月子餐不夠好,與她的名聲不匹配,于是提前終止了合同。當時臺灣月子餐才在寧波流行,因為沒有經過特別培訓,李國勤并不擅長于此。
李國勤至今還記得,當時她坐在從慈溪回寧波的班車上,心情壞到了極點,因為不知道回去后如何面對公司的姐妹們,她一度希望公交車不要停下來……
痛定思痛,回到公司待崗的李國勤埋頭學習月子餐。沒想到的是,幾天后,公司經理問她是否愿意回去服務那個辭掉她的客戶。原來接替李國勤的月嫂帶不好寶寶,那個客戶向公司道歉,希望李國勤再回去。她立即同意,要求只有一個:繼續(xù)讓她做月子餐,直到客戶滿意為止!
“這么多年,什么樣的客戶都遇到過了。”李國勤說,她曾遇到挑剔的客戶,對孩子體重增長有要求,一個月只能長1斤半,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;有客戶要求孩子的洗澡水必須測溫度,只能37℃,高了低了都不行;還有客戶要求孩子尿了一次,就必須換尿不濕,不管孩子是在醒著還是睡著……
如今女兒成家立業(yè),她要退出江湖
這幾天,李國勤正在市區(qū)一戶人家做月嫂,這也許是她的最后一個客戶。“我想想自己來寧波打工的目標實現(xiàn)了,兒媳婦要生孩子,我要去北京幫一把。”李國勤說,做完手上這個客戶,她就想著退休回家了。
來寧波12年,李國勤靠努力賺下近百萬元,不過最讓她覺得有成就感的,還是自己的一雙兒女。
2016年,她兒子研究生畢業(yè),如今在北京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(yè)工作,并成了家,李國勤還湊錢在北京給他貸款買了套小房子。女兒畢業(yè)后,和女婿一起留在武漢工作,買房時李國勤也出了一份力。李國勤自己在老家南陽也買好了房,就等著以后回老家養(yǎng)老。
“以后,再也沒有人說我只是個修理地球的。”李國勤說,她很喜歡馬云的那句話:“人得有夢想,萬一實現(xiàn)了呢!”
“知道她想退休,我又難過,又為她感到高興。”寧波海曙藍孚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魏雪麗說,她把李國勤的故事發(fā)到朋友圈,不管是客戶還是同行都來點贊。其實像李國勤這樣靠努力改變自己和家庭命運的月嫂,在公司里還有很多。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,她期待下一個“百萬月嫂”的出現(xiàn)。
-快評
培育好月嫂需要有健康的土壤
月嫂李國勤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勤勞,12年賺滿百萬元的故事,確實很勵志。但問題是,找過月嫂的不少市民都有這樣的體驗:在月嫂市場,薪酬還不是重點,重點是找月嫂難,找好月嫂更難,找“李國勤式”的月嫂則難上加難。
本來,在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,各行各業(yè)從業(yè)人員的數(shù)量與薪酬等生產要素,會通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得到精準調節(jié)。但月嫂市場似乎不是這樣,月嫂供不應求、好月嫂稀缺的現(xiàn)象至今仍未明顯緩解,李國勤或許只是“個案”。這就不得不讓人產生疑慮:月嫂市場是不是缺乏培育好月嫂的健康土壤?
做月嫂看似起點不高,似乎誰都能輕易入行,但要做到既有經過正規(guī)培訓獲得的高等級證書,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“金牌月嫂”,并取得顧客的認可,并不比取得高學歷容易多少。嚴格來說,光是“具備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,定期參加職業(yè)培訓”等硬杠子,就足以將不少人淘汰出局。
由于監(jiān)管不嚴等原因,一些地方的速成培訓班、花錢買證書等亂象,讓月嫂手中的“資格證書”真假難辨。本來可以通過一紙權威證書輕松圈定好月嫂,如今往往變成了“碰運氣”。這不但給顧帶來了麻煩和風險,也挫傷了不少原本期望通過認真培訓、誠實勞動,像李國勤那樣一步步成長為“金牌月嫂”的從業(yè)人員的積極性。因此,缺乏統(tǒng)一且公正透明的評價和驗證機制,是市場上的“李國勤式”好月嫂十分稀缺的重要原因。
“全面二孩”的到來讓月嫂市場持續(xù)火爆,但月嫂供給卻不見增長。由于觀念等多種原因,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,以月嫂這個職業(yè)為榮的女性,你聽說過多少?別看每次出現(xiàn)“百萬月嫂”之類的新聞,都會有不少都市女白領驚呼“辭職做月嫂”,你可千萬別信,那多半是矯情!真正付諸行動的恐怕好幾年都難得有半個。誰都清楚,在寧波這樣的發(fā)達地區(qū),做月嫂12年賺百萬元“性價比”并不算特別高,更別提還得沒日沒夜照看嬰兒并兼顧家務和“寄人籬下”不時忍受委曲了。
看來,在月嫂市場培育好月嫂的健康土壤形成之前,找月嫂難、找好月嫂更難的尷尬恐怕還要持續(xù)下去。